为深入推进我市水利信息化发展,增强智慧水利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阜阳市智慧水利建设方案。

一、征集内容

阜阳市智慧水利建设方案。

二、征集要求

(一)主体要求:建设方案设计主体要熟悉水利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方向,具备信息化建设、平台研发等能力,承担过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

(二)方案要求:围绕我市智慧水利建设相关需求(见附件),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设计《阜阳市智慧水利建设方案》,方案要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要提供总体造价以及每个业务系统或模块的单独造价。

(三)其他要求:应征方案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拥有方案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且保证阜阳市水利局能够无偿使用。参与本次方案征集视为同意阜阳市水利局拥有对所提供方案的使用权和处置权。

三、征集时间及方式

1、征集时间:2021年11月1日—15日;

2、材料递交:凡参加方案征集设计主体需在2021年11月15日下午5:00前,将单位综合情况简介及相关业绩证明材料;《阜阳市智慧水利建设方案》纸质方案一式3份(需加盖单位公章,备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装订齐全后送至阜阳市水利局规计科,并附含无加密的对应电子文档1份。

四、方案评选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局将会同市数据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征集来的方案进行综合评选,择优选取优秀方案,并通过适当方式反馈。优秀方案修订完善后将作为下步阜阳智慧水利建设的参考。

五、联系方式

单    位:阜阳市水利局

地    址:阜阳市双清路5号

联 系 人:骆海涛

联系方式:0558—2106725

电子邮箱:472141906@qq.com

 

 

 

 

 

 

 

 

 

附件:

 

阜阳市智慧水利建设相关需求简介

 

一、总体要求

按照“数字化、智慧化”的要求,全面梳理阜阳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找准差距,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行业监管等主要领域,开展水利监测体系建设、水利信息网络建设、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和涉水业务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设计智慧水利建设的总体框架,明确智慧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并匡算投资规模,形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纲领,以便高效有序科学推进阜阳市智慧水利建设。

二、基本原则

1、要依托阜阳市大数据中心的政务网络、机房设备、虚拟服务器和网络防火墙等公共免费资源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2、可实现与市大数据中心、省水利数据中心、市直有关部门已建平台互联互通,共享资源。

3、应有软件项目需求分析、整体架构设想、数据库布置等,可为业务主管部门等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水利数据服务。

4、软件系统一次设计,市县共用;可结合部门职责和工作需要合理分配使用管理权限,实现市、县层级管理。

5、平台要安全稳定,技术先进,扩展性强。

三、相关水利业务需求

每个业务系统要给出单独的研发参考费用,相关水利业务需求主要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全市水利一张图。充分利用BIM、AR增强现实等技术,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动态更新机制,构建完善全市水利工程一张图,将大中小河流湖泊、重要堤防、大中型涵闸泵站等建筑物、相关管理单位及人员信息情况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呈现出来,基于全信息集成的三维及视频实景地图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监控、智能分析、安全预警及日常管理。

2、水旱灾害防御方面。一是推进预报调度一体化建设,开展淮河正阳关以上干流及颍河、泉河等主要河流联合调度研究及洪水风险推测预演,针对不同的河流,合理构建预报节点模型、调度目标和调度对象节点,努力实现多情景、多工况、多方案最优联合预报调度目标。二是整合及完善现有水旱灾害防御指挥系统,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监测站点,进一步完善提升水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评估能力,降低站点使用故障率,加快更新改造现有的24处视频监控站点。三是逐步开展重点防洪抗旱区域工程联合调度系统建设,构建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四是结合市情,合理布控监测站点,密切联系水文、气象等部门建立旱情、汛情分析预警系统。

3、河长制工作方面。一是整合已建成的河长制工作平台,做好与省河长制信息平台对接,获取河长巡河、问题交办、幸福河湖监控信息,做好与省河湖管理系统对接,获取主要水利工程、河湖划界成果资料。二是定期更新卫星遥感影像,推送疑似“四乱”问题。三是建立河道实时监控系统,自动预警破坏河道堤防行为及上游污染风险。四是建立河道巡查系统,记录管理管护主体巡堤路线和处置违章信息。五是建立涉河工程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线上监管。六是预留系统接口,对接河长制成员单位信息系统。七是建立日常办公系统,实现表格总结报送、督促督办等日常工作线上办理。

4、水资源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基于GIS的取用水管理模式,实现全市取水单位水量实时在线,提供取水户位置查询、水量查询、水量预警、水资源费智能收缴等功能。二是建立基于GIS的地下水水位监测平台,实现全市地下水监测站点实时在线,同时结合取用水管理,建立基于GMS的动态地下水等值线模型和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并能够体现地地下水运移规律和地下水漏斗形成机制,提供地下水精细化管理意见。三是建立节约用水在线展厅,实现互网端和移动端互联互通,三维视角展示中水回用、企业用水循环利用、雨水利用、在线监测、节水灌溉、智能节水家庭、节水洗车、节水新技术等内容。四是建立河流(湖泊)管理模型,实现河道生态水位、流量动态控制和主要河流进出水口的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提出河道生态流量调度解决方案。

5、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建立市级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中心,整合县级农村饮水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市、县信息中心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利用通讯软件实现自动化监控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对各县市区供水水厂设备运行状况及水位、流量、水压、水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从取水、制水到输配水的供水过程监管,提升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6、水行政执法方面。一是建设水行政执法日常巡查监督系统,包括市县两级水行政执法日常巡查数据填报、汇总、分析,市级对县级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实反馈信息等功能。二是建设非法采砂远程监控平台,在淮干、颍河、泉河等重点水域、敏感河段架设远程监控设备,并通过布设红外成像监控设备对过往船只、非法采砂船只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实现远程预警、报警等功能。预留端口接入省淮河河道管理局远程监控系统。

7、水利规划方面。一是结合水利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对全市水域和水利工程规划进行智慧管理,建立统一的水利规划工程管理平台,追溯规划实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构建全市水利规划一张图,可实时查看每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建设内容等信息,同时能够查看国土资源部门耕地及基本农田、林业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等资源保护红线,方便了解规划项目占用情况,进行方案调整。三是集成国家、省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方便查看月度、年度项目建设情况。